拳击(英文:Boxing,法文:Boxe)是戴拳击手套进行格斗的运动项目。它既有业余的(也称奥运拳击),也有职业性质的比赛。比赛的目标是要比对方获得更多的分以战胜对方或者将对方打倒而结束比赛。与此同时比赛者要力图避开对方的打击。
拳击被称为“勇敢者的运动”。早在古希腊和罗马时代有着许多有关拳击的记载。在古代奥运中,拳击运动就已经是比赛项目之一。到第三届在圣路易斯举行的现代夏季奥运会,男子拳击正式被列入比赛项目。
拳击比赛的基本规则有业余比赛规则和职业比赛规则。拳击运动员必备的装备便是拳击手套。所以,无论是参加职业拳击比赛还是业余拳击比赛,每名运动员必须佩戴拳击手套。另外还有头盔、护齿、运动短裤和护裆装备。拳击运动员参与的级别比赛是按照体重划分的。
比赛回合
职业拳击比赛每回合三分钟,中间休息一分钟。新手每场六个回合,二级拳击手赛八至十个回合,一级拳击手赛十至十二回合。
业余拳击比赛整场比赛分为五个回合,每回合的时间为两分钟,间隔休息1分钟。
奥运会拳击规则
拳击的本质很简单——在躲避对手的打击的同时,通过使用拳头的指关节区域来尝试用拳头击打对手的头部或躯干。拳击手每次成功击球都会得分。拳击手戴防护手套以避免受伤,禁止在腰带下方或后脑勺击打对手。
男子和女子的奥运会拳击比赛包括三轮,每轮三分钟。每一轮都由一分钟的休息时间隔开。拳击手可以通过以下任何一种方法赢得比赛。
通过击倒或 KO 获胜:
当一名拳击手击倒对手的合法击球数足以将其击倒在拳击台的地板上,而该对手无法在官方裁判的 10 秒内起立恢复比赛时,构成 KO 胜利。拳击手影响击倒。如果发生 KO,比赛将立即结束,并宣布获胜者。
通过积分取胜:
一场为期三轮的奥运会拳击比赛是通过积分来决定的。坐在马场边的五名裁判根据击球次数、比赛控制、技术和战术优势以及竞争力对拳击手进行评分。也可以根据侵权进行扣减。每回合结束时,每位评委根据评判标准确定该回合的获胜者,并授予获胜者 10 分。根据该轮的表现水平,该轮的输家可以获得 7 到 9 分之间的任何分数。比赛结束后,每位评委将回合分数相加,以确定最终获胜者。如果所有五名评委一致同意获胜者已经进行了两轮或更多轮比赛,则拳击手可以通过一致决定获胜。在评委意见不同的情况下,考虑多数人的共识,通过分庭决定胜负。
直到 2016 年,奥运会拳击计分系统更符合业余拳击,并且完全基于击球数。然而,从里约奥运会开始,国际拳击协会(AIBA)和国际奥委会(IOC)采用了10分制,使得得分更接近职业拳击。
拳击比赛的获胜者也可以通过 RSC(裁判停止比赛)来确定——当裁判或Ringside Doctor认为其中一名拳击手不适合继续比赛时)、倒地、取消资格 (DSQ) 或当一名拳击手自愿退役或他的角落认输(ABD)。当一名拳击手因使用违反公平竞赛规则的手段而累积三个警告时,就会被取消资格。违反体育道德的行为也可能导致直接取消比赛资格。